公司郑重承诺:所有推荐期刊均正规合法,新闻出版总署可查,论文出刊后,在网上均可查到。24小时热电:18600918078

混合式教学的内涵、价值诉求及实施路径

首页    教育教学论文    混合式教学的内涵、价值诉求及实施路径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得到了快速发展,实施混合式教学是基础教育课堂革命的趋势。混合式教学包括教学空间的混合、教学时间的混合、教学方式的混合和教学评价的混合。降低学生学习的认知       负荷、解放学生的学习自由、促成学生高阶学习的发生是混合式教学的价值诉求。基于“网络教学平台+ BOPPPS”教学模式在课前开展线上学习初步掌握并理解学习内容、课中师生互动讨论深度把握学习的核心内容、课后继续归纳总结实现对核心知识的巩固与拓展,是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价诉求 实施路径

一、混合式教学的内涵

大多数学者多是从线上和线下以及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补充的角度去认识混合式教学,认识视角较为单一,不利于我们全面深入地理解混合式教学的真正内涵。我们认为应拓宽对混合式教学的认知半径,其具体包括教学空间、教学时间以及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的混合。

1.教学空间的混合

教学空间的混合主要指“线上+线下”的混合。混合式教学突破了学生学习空间的限制,将学生的学习延伸到了线上和线下,即走出了传统的几十平米的教室[1]。信息化 2.0 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学生在课下也可以借助视频、在线课程等进行深入地学习,如遇到不能理解的难点问题, 还可以及时地在网络平台上和老师、同学进行探讨,在掌握重难点知识的同时,还和老师、同学加强了沟通,最终强化人际自我价值感。

2.教学时间的混合

教学时间的混合主要指课前、课堂、课中的高效混合。此处的“高效”主要是针对传统的“低效”而言的。不可否认,传统教学中也强调课前学习、课后 学习的重要性,如课前预习、课后的作业巩固等。纵然学生经过课前的认真预习,掌握了一些简单内容,但课上教师还是会把教学内容全讲一遍,难免导致一些学生产生“真啰嗦、浪费时间”的心理,并由此产生对后续重要内容继续听下去的抵触,最终影响师生间情感的升华并阻碍学生的长远发展。而混合式教学打破了这一矛盾现象,真正将学生的学习时间从传统的主要集中于课堂 45 分钟的知识学习有效延伸到了课前、课堂、课后三个阶段,真正将课前、课堂以及课后三阶段融合为一体,做到学生课前可以学会的知识点不讲,课中就学生困惑的、不懂的知识点重点讲,以真正实现课前、课堂、课中三阶段的高效融合。

3.教学方式的混合

教学方式的混合主要指以讲授法为主的传统面对面授课+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方式(如讨论、辩论、在线学习以及翻转课堂等)的混合。教学方式的混合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线性的知识传授模式。混合式教学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解放学生的学习自由、让学生真正做回学习的主人为旨归。2012 年以来广泛兴起的翻转课堂可谓是混合型教学的典型代表。

4.教学评价的混合

教学评价的混合主要指传统的以纸笔测验为主的总结性评价+基于大数据的过程性评价的混合。传统的以纸笔测验为主的总结性评价虽然能快速测验出学生的学习分数,却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其以学习结果为判断标准的总结性评价忽视了学生过程发展之于学生整个人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过程性评价则不以学习结果的最终评价为旨归,其见之于学习的各个环节、见之于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体现评价的动态性,力求使评价结果尽可能地体现学生学习的真实情景。因此,信息化环境下基于大数据的过程性评价对于中小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升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如现在广为流行的翻转课堂教学,课前要求学生进行微视频的学习,每完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后,可自行在线检测, 上传所完成的习题;课上教师依据测评数据以及学生观看视频的学习过程进行分析并点评,进而有方向有效率地指导学生的后续学习。此外,评价也可以采取报告与交流、课堂评价、档案袋等形式。

二、混合式教学的价值诉求

相对于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而言,“ 互联网+”时代下的混合式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降低学生学习的认知负荷

从心理学意义上来看,实施混合式教学的良好效果在于其真正意义上降低了学生的认知负荷,促使学生认知资源得到了更合理的分配。认知负荷主要涵盖外在认知负荷、内在认知负荷与关联认知负荷[2],但本文所提的认知负荷主要是指内在认知负荷。内在认知负荷由学习内容、材料本身的难度与学习者的先验知识所决定,由于学习内容的难度是确定的,所以由学习内容所“产出”的内在认知负荷是无法改变或降低的,但是由学习者本身或内部因素所“产出”的内在认知负荷则是可以改变或降低的。概括而言,心理学上认为内在认知负荷可改变或降低的前提条件是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时,头脑中务必具有与该学习内容相联系的图式,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就可以产生较少的内在认知负荷。相较于传统的在课上集中授课、学习的方式而言,混合式教学在课前让学生借助于网络观看教师精心制作的视频与相关学习素材,则更能帮助学生获得先验知识,降低内在认知负荷,在最大化深度掌握重难点知识的同时,只须付出最小化的心理努力[3],久而久之,则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2.解放学生的学习自由

学习自由是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是学生个性化形成的重要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具有重要价值。随着信息化 2.0 社会的到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首的先进信息技术正改变着我们的教育方式与学习方式。其中,从学习形态来看,人们的学习早已不局限于学校的学习,而是延伸到了集以网上学习为主的线上学习与传统面对面的线下学习、学校教育的正式学习与社会教育的非正式学习为一体的学习;从学习时间来看,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早已从传统的 40 或 45 分钟延伸到了课前或课后的无限多分钟;学习空间上则走出了传统的 40 平米教室,体现出了线上与线下的混合趋势。可见,由信息技术带来的变化无疑为学生的学习自由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布鲁贝克认为学生的学习自由主要包含学什么、怎么学以及何时学的自由[4]。由此可见,实施以给予学生多元化的弹性学习为特征的混合式教学在某种意义上讲无疑也是解放学生学习自由的有效路径之一。

3.促成学生高阶学习的发生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把教育目标分为低阶目标与高阶目标,其中低阶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两类目标;高阶教学目标则囊括目标分类中的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四类认知目标, 比如批判性思维、学会学习、自我认识与沟通合作等核心素养。低阶目标是高阶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石,学生能力的高低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学生学习过程中高阶目标的达成度。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中,由于学生缺乏先验的知识,且学生在课堂上总是处于被动的一方,缺乏学习的能动性,因而所掌握的知识局限于低阶目标的范畴,对高阶知识的掌握少之又少,难以实现深度学习,难以获得应然意义上的发展。所有的意义学习都是学生依据已有先验知识去发现、思考和建构的过程,且教师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都发挥着主体作用, 具体而言,它是一种教师有效引导下的师生双主体的统一[5]。混合式教学利用线上学习的便捷性,首先安排学生在课前就教师发布的视频进行学习,帮助学生达成低阶目标,课中则就学生所遇到的困惑问题以及重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点拨,并组织学生进行研讨、质疑辩论,致力于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二次内化,促成学生高阶学习的发生。

三、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路径

“网络教学平台+BOPPPS”教学模式的开展是实施混合式教学的有效路径之一。BOPPPS 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交际法为理论依据的闭环式课程教学模型,主要包括课堂引入(B)、学习目标(O)、前测(P)、参与式学习(P)、后测(P)和课堂总结(S)六个环节的设计与衔接[6]。本文强调要用“网络教学平台+BOPPPS”教学模式来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原因在于传统 BOPPPS 教学模式中的六个环节主要是限定于一堂课中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借助于网络教学平台(如微信、QQ、云端服务等) 则可以把课堂引入、学习目标两个环节引入课前。课中则主要以前测、参与式学习为主,辅以后测和课堂小结。课后则借助于网络教学平台重点进行后测和课堂小结两个环节。

1.课前:开展线上学习,初步掌握并理解学习内容

课前主要是要做好课堂引入与学习目标两个环节。本阶段主要是组织学生开展线上学习,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并理解学习内容,是学生学习课程内容的基础环节,是课中、课后阶段得以顺利运行的重要支撑。该阶段于教师而言,一是鼓励学生通过交流平台进行 5~6 人规模的班内分组,分组遵循多层次、多样性、合理性与动态性的原则,以促进生生间的交流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二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提前三四天发布下一课时的学习目标与任务,帮助学生提前进入准备状态;三是依据学生头脑中的先验知识与教学目标要求,选择与整合教学内容,并以自制教学视频或案例、阅读材料的形式发布到学生组建的讨论组中,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并在指定时间内完成预习;四是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收集学生的预习反馈,并在分析学生已有水平与学习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课堂教学的重难点部分,不浪费课堂时间。于学生而言,则要跟随教师的正确引导,快速进入学习情境, 认真研学教师所提供的学习资料,并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借助网络的帮助去查找相关的学习素材,力求在初步掌握并理解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去扩展所学内容的宽度和深度。

2.课中:师生互动讨论,深度把握学习的核心内容

课中主要是要做好前测与参与式学习两个环节,并辅以后测和小结环节。具体而言,本阶段主要是师生、生生间就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课前学习所遇到的疑难问题等进行互动讨论,以使学生能深度把握学习的核心内容。本阶段还是学生进行知识内化的核心环节,对课前、课中两个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教师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或交流平台(如微信、QQ、校园网学习平台)的签到功能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检查。其次,在“前测”环节,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教学平台的快速统计功能,用 4~5 个习题对学生课前的学习情况进行摸底,在明晰学情的基础上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真正帮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并保证课堂教学时间的高效利用。最后,在“参与式”环节,教师要通过重难点知识讲解、师生深度互动、生生间协作学习等方式构建师生间认知共振、思维同步、情感共鸣的“我—你”关系[7],真正实现高品质的课堂教学。接近课堂尾声时,教师可以用 3~4 个习题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进行“后测”,并引导学生一起进行课堂小结。

3.课后:继续归纳总结,实现巩固与拓展

课后主要是做好后测与课堂总结两个环节。本阶段主要是在前两个阶段都逐步顺利完成的基础 上,师生、生生间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后测反馈, 继续归纳总结,实现对核心知识的巩固与拓展。本 阶段也是学生进行知识巩固、为后续学习打基础的 重要环节,亦对整个学习过程起着锦上添花的作 用。该阶段对学生学习的作用至少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巩固学生课前课上所学知识。课后教师可以借 助网络教学平台建立课下学习通道,科学地有针对 性地挑选或自编习题发送给学生练习巩固,并就学 生在练习过程中频繁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最 后再和学生一起反思总结。二是拓展学生已有知 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后测过程中,不能只集中 在测验过程中的预设部分,尤其还应该关注测验过 程中的生成部分,因为有时候恰恰是生成部分最能 反映出学生的学习问题。此外,教师也可以做一个“隐身人”,通过交流平台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探究过程,从而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指导并进行过程性 评价。

参考文献

[1]杜尚荣.泛课堂教学论:教学研究的新进展[J].教育探索,201607.

[2]宋艳玲.从认知负荷视角探究翻转课堂———兼及翻转课堂的典型模式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401.

[3]陈巧芬.认知负荷理论及其发展[J].现代教育技术,200709.

[4]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郑继伟,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5]博耶.美国大学教育—现状·经验·问题及对策[M].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

[6]宋敏.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互动式 BOPPPS 教学模式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03.

[7]李森.教学交往观的确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教育研究,200208.

2020年6月15日 11:14
浏览量:0
收藏

征稿信息

联系我们

在线QQ:1842253757  2540950652  

              2856991884  2670225916

投稿邮箱:qikanfabu@163.com

               qikanfabu@126.com

联系电话:18600918078

联系电话:13011197350

 

24小时热电:18600918078(段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