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郑重承诺:所有推荐期刊均正规合法,新闻出版总署可查,论文出刊后,在网上均可查到。24小时热电:18600918078

循环改进干预模式在肥胖儿童饮食干预中的效果观察

首页    医学医药论文    循环改进干预模式在肥胖儿童饮食干预中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与研究循环改进干预模式在肥胖儿童饮食干预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6月—20193月期间的90例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则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循环改进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家长饮食认知度、BMI值、皮脂厚度、身高及肥胖率。结果干预前两组的家长饮食认知度、BMI值、皮脂厚度、身高及肥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家长饮食认知度高于对照组,BMI值、皮脂厚度及肥胖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环改进干预模式在肥胖儿童饮食干预中的效果较好,对于肥胖控制效果较好,因此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循环改进干预模式;肥胖儿童;饮食干预;家长认知度;肥胖率;生长发育

 

儿童肥胖对儿童的机体健康及心理状态均可造成极大不良影响,而对于本类儿童的干预措施较多,饮食干预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对于本类儿童家长进行饮食方面知识认知度的改善是儿童饮食调整干预的重要前提[1-2],另外,在对本类儿童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在有效控制肥胖的基础上,应控制对儿童身高方面的不良影响。临床现存的相关研究显示,本类儿童家长对于肥胖认知的低下及长期干预导致的心理懈怠感极大地影响到干预的效果,因此长期持续的干预是保证干预效果的重要前提条件,加之每例儿童的自身情况存在差异,因此持续有效的循环改进干预措施则尤为必要。因此,本研究就循环改进干预模式在肥胖儿童饮食干预中的效果进行观察与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6月—20193月期间的90例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模式组)45例和观察组(循环改进干预模式组)45例。对照组中包括男童25例,女童20例,年龄为5.813.0岁,平均为(8.1±1.2)岁;家长年龄为2841岁,平均为(33.2±5.0)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中专者30例,高中及以上者15例。观察组中包括男童26例,女童19例,年龄为5.713.0岁,平均年龄为(8.2±1.0)岁;家长年龄为2741岁,平均为(33.5±5.1)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中专者31例,高中及以上者14例。两组肥胖儿童的性别与年龄、家长的年龄与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年龄<14岁的儿童;符合单纯性肥胖的儿童;家长对研究知情同意及积极配合者。

排除标准:合并代谢性疾病者;合并慢性基础疾病者;合并遗传性疾病者;合并感染及其他系统器官功能不全者。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对儿童及家长进行肥胖危害的告知及饮食、行为调控等相关知识的宣教,注意进行长期坚持饮食及行为调控的依从性干预。观察组则进行循环改进干预模式,对儿童及家长进行宣教、饮食与行为干预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心理调控,以提升心理应激及治疗依从性为主,上述措施实施后,针对每位儿童及家长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估,评估其中不足,针对不足进行改进措施的制定,然后制定预期目标,再次实施干预措施,实施后再次评估项目,并进行循环改进,且整个干预期间持续进行上述干预的循环改进,直至干预结束。两组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家长饮食认知度、BMI值、皮脂厚度、身高及肥胖率。

1.3评价标准

家长饮食认知度:采用自制问卷的形式进行评估,问卷信度效度分别为0.8630.710,问卷内容为儿童肥胖饮食调节重要性、调控方式、营养均衡、能量摄入计算方式、饮食依从性的干预方式及注意事项等多方面知识,问卷内容评分范围为0100分,得分在70分以下、7085分及86100分分别表示认知度较低、一般及较高[3]

1.4统计学检验

数据检验软件为SPSS 23.0,计数资料以χ2检验处理,用例(%)表示,等级资料以秩和检验处理,计量资料以t检验处理,用(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家长干预前后的饮食认知度比较干预前两组家长的饮食认知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家长的饮食认知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干预前后的BMI值、皮脂厚度及身高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BMI值、皮脂厚度及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BMI值、皮脂厚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干预前后的肥胖率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肥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肥胖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的肥胖发生率持续升高,而儿童肥胖的发生率也显著升高,对儿童的机体及心理均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因此对肥胖儿童的调控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4-5]。而饮食作为肥胖的直接影响方面,其对肥胖的调控作用更为直观,而家长在此饮食调控过程中的作用极为重要,因此饮食干预的研究一直是重点[6]。另外,与肥胖儿童饮食干预相关的研究显示,饮食干预的效果与其依从性及持续性等密切相关,较多儿童及家长在饮食调控一段时间后,普遍表现出态度懈怠的情况,导致饮食调控的失败,进而影响到体质量的控制效果[7-8]。因此,对于肥胖儿童进行饮食调控的过程中,依从性与长期性的干预是干预调控的重点。

本研究就循环改进干预模式在肥胖儿童饮食干预中的效果进行观察与研究,结果显示,循环改进干预模式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干预,表现为循环改进干预下的肥胖儿童家长饮食认知度相对更高,同时儿童的BMI值、皮脂厚度及肥胖率控制效果也相对较好,其未对身高的增长造成不良影响,这可能与循环改进干预模式对儿童及家长的干预实行循环持续干预的模式有关,其在早期干预后,对干预的不足进行总结,为下一步干预提供参考依据,然后再进行干预,因此干预效果更为持续有效[9-10]。另外,循环改进的干预模式针对每位儿童的情况进行干预,因此在干预措施的不足改进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且循环的方面更有助于效果的持续提升,长时间的持续干预对于肥胖长时间控制的需求给予了更高的满足,实现了持续有效的干预[11-12];家长在此种干预模式下也可更为有效的感受到受重视感,因此有助于家长的配合度提升,这也为干预效果的提升奠定了有效且长久的基础;儿童的体质量在长期有效的科学饮食调控下,有效得到控制,营养状态也未受到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循环改进干预模式在肥胖儿童饮食干预中的效果较好,对于肥胖控制效果较好,因此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蒋志颖,李晓南.肥胖儿童的膳食干预研究进展[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9466):431-435.

[2]姜红玲.健康管理对单纯性肥胖儿童糖脂代谢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9184):620-622.

[3]崔盈,赵金玲,程灶火,等.单纯性肥胖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自我意识及家庭因素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82711):988-992.

[4]吴莹,孙金海,岳庆芳,等.个体化健康管理对单纯性肥胖儿童身体形态、糖脂代谢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8261):27-31.

[5]王维.短期强化训练对学龄单纯性肥胖儿童饮食和骨代谢的影响[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8163):261-262.

[6]杨秀花.饮食干预疗法对单纯性肥胖儿童相关指标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11):102-104.

[7]洪霞,黄慧,邓士琳.喂养行为干预对超重或肥胖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4):3190-3192.

[8]刘爽,刘文利.超重和肥胖对儿童发展的不良影响及对健康教育的启示[J].中国健康教育,2017338):735-740.

[9]朱迎春,张海燕,张洁冰,等.“学校-家庭-医院”三位一体健康教育模式对肥胖儿童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7334):312-315329.

[10]吴紫娟,熊淑英,杨晓莉.综合干预在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9268):993-996.

[11]刘爽洁,王明怡,王小春.抑制控制训练对肥胖儿童抑制控制和体质量的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9335):366-371.

[12]陈斌,李海飞,邱双燕.基于家庭和托幼机构的联合干预对儿童期超重或肥胖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6):1316-1319.

2020年7月16日 15:35
浏览量:0
收藏

征稿信息

联系我们

在线QQ:1842253757  2540950652  

              2856991884  2670225916

投稿邮箱:qikanfabu@163.com

               qikanfabu@126.com

联系电话:18600918078

联系电话:13011197350

 

24小时热电:18600918078(段编辑)